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江苏时代芯存重整失败,中国最后一座烂尾12英寸厂“死亡”

江苏时代芯存重整失败,中国最后一座烂尾12英寸厂“死亡”

  2025-07-10   400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文章转载自电子工程专辑

江苏时代芯存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 “时代芯存”,AMS)管理人近日发布公告,宣布重整投资人华芯杰创集成电路制造(广东)有限公司(简称 “华芯杰创”)因严重违约,导致重整计划执行失败。管理人已于2025年6月13日解除《重整投资协议》,终止重整程序,标志着这一曾被寄予厚望的半导体项目彻底终结。

根据管理人公告,华芯杰创未按《重整计划(修正案)》约定支付重整资金,经债权人会议同意延期后仍无法履行,构成严重违约。AMS已构成资不抵债,原股东淮安淮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及北京时代全芯存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时代全芯”,AMT)的股东权益依法归零。

经管理人协调及相关方协商,AMT原持有的AMS股权不再恢复至破产前状态,由淮安淮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接全部股权,并委派时代芯存董事长。AMT已依法退出时代芯存股东行列,不再承担股东责任及相关法律义务。

从“国产存储之光”,到资不抵债

资料显示,AMS成立于2016年10月,由AMT与淮安园兴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项目总投资130亿元,落户江苏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计划建设一座300毫米(12英寸)晶圆厂,年产10万片相变存储器(PCM),并引入一台价值1.43亿元的ASML光刻机。

AMS一度被视为“国产存储技术破局者”,曾于2019年发布首款基于相变材料的2兆位电擦除可编程只读相变存储器,号称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021年又推出二期相变产品MLC、3D XPoint,以及神经网络智能存储产品。

然而,由于2020年资金链断裂及债务问题,AMS无力支付设备尾款、工程费用与员工工资,于2023年7月被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破产清算案,其光刻机等设备被公开拍卖但流拍。

2024年2月,法院裁定AMS重组,华芯杰创拟以100%股权接盘,试图将其转型为半导体代工厂,生产显示驱动芯片(DDIC)、电源管理芯片(PMIC)、高可靠存储芯片及射频芯片(RF 芯片)等。

值得注意的是,华芯杰创成立于2023年8月,注册资本20亿元,曾被视为“救世主”,其高管团队被曝有中芯国际背景,并承诺投资200亿元再造晶圆代工帝国。然而,其最终未能兑现资金承诺,导致项目二次烂尾。

烂尾厂“死亡”,半导体投资警示

AMS的失败被视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烂尾潮”的缩影。有业内媒体曾报道,该项目曾因债务问题被迫停工,厂区内有人圈地养起了鸡鸭,光刻机拍卖无人问津,最终成为“中国最后一座烂尾的300毫米晶圆厂”。

在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部分项目因盲目追求大规模投资和产能扩张,忽视了市场需求和自身资金实力,最终导致项目烂尾和资源浪费,如德淮半导体、武汉弘芯及南京德科码等项目均出现类似问题。

后续,原股东AMT表示,将配合管理人推进后续程序,但不再承担股东责任。AMT强调,其仍掌握相变存储器核心技术,并计划通过代工形式继续产品市场化。目前,AMS管理人已启动新一轮投资人招募,但行业普遍认为,项目复活难度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