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天舟九号发射成功!为空间站建设再添新动力

天舟九号发射成功!为空间站建设再添新动力

  2025-07-15   16  来源:深圳市电子商会

北京时间 7 月 15 日 5 时 34 分,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 10 分钟后,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发射任务意义重大,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第 4 次货运补给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 36 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584 次飞行。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可谓 “肚量” 惊人,装载了约 6.5 吨的物资,再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货运飞船上行物资装载量的新高。飞船携带的货物种类丰富多样,包括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其中有航天员生活物资、锻炼装置和医监用品等,将全面保障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乘组航天员在轨生活;航天员出舱保障物资、平台工具和维修备件等,可确保航天员出舱活动顺利开展;生命医学、材料学等设备设施和实验样品,能支撑在轨科学实验持续推进。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还随天舟九号上行了核心肌肉锻炼装置,能实现对航天员全身主要肌群更精准防护。


此外,本次任务还搭载了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实验共 23 项,研究研制单位包括 10 个研究所和 11 所大学。其中 3 项生命科学实验项目需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展样品制备和临射安装,包含骨骼肌前体细胞、肝细胞、脑类器官芯片等实验样品。


在技术能力方面,天舟九号也有诸多亮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 14 吨,采用 “新三垂” 的测发模式,具备 “零窗口” 发射能力,采用起飞时间修正加迭代制导技术,最大可推迟 120 秒点火,保证火箭入轨精度。同时,天舟九号首次具备了三个月应急发射能力,并且仍然使用了三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方案,使三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实现常态化。


后续,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天舟九号的成功发射,为空间站的后续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也为我国进一步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