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临港新片区六周年:六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400亿元布局未来产业

临港新片区六周年:六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400亿元布局未来产业

  2025-08-21   39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8月19日,正值上海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六周年之际,总投资额超400亿元的6个重大产业项目在临港集中签约。此次签约项目涵盖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汽车软件、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标志着临港新片区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建设“临港科创城”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出席活动并见证签约。

图自:临港集团微信公众号

项目聚焦前沿赛道,凸显临港产业生态优势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本次签约的6个项目包括:

  • 盛合晶微三维芯片集成项目

  • 中国重燃重型燃气轮机项目

  • 脑机接口验证平台项目

  • 水下机器人项目

  • 鲁汶仪器集成电路设备研发生产基地

  • 其他未公开命名的前沿产业项目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处长李向聪表示,这些项目具有“能级高、投资大、赛道新”的特点。例如,盛合晶微项目将进一步增强临港在集成电路高端先进封装领域的实力;鲁汶仪器项目则致力于推动光刻辅助类设备的自主可控,提升临港及上海在集成电路装备领域的战略地位。此外,脑机接口验证平台和水下机器人项目等高能级研发项目,将助力临港布局未来产业,强化科技创新孵化能力。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

临港新片区近年来持续推动招商服务一体化发展,“走出去招商”与存量企业增资扩产同步推进。

据披露,2025年上半年,临港新片区共签约前沿产业项目投资额达850亿元,主导产业集中度超过90%。其中,“走出去招商”签约项目56个、投资额612亿元;存量企业再投资项目29个、投资额239亿元。

此次签约的6个项目中,4个通过“走出去招商”成功引入,另有2个通过存量企业“服务包”机制实现扩建。例如,中国重燃项目依托临港现有企业资源,进一步拓展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发与生产布局。李向聪指出,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彰显了临港在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的生态优势,也体现了临港在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持续吸引全球资源的能力。

制度创新与产业聚集双轮驱动

临港新片区自2019年成立以来,始终以“五个重要”为根本遵循,深入推进建设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数据显示,临港新片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7%,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制度创新方面,临港通过试点离岸贸易“免审单”结算、拨改投资金支持等政策,为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营商环境。例如,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落地后,企业结算效率从2-3个工作日压缩至“秒级”,助力临港2024年离岸转手买卖规模同比增长87.5%。此外,“拨改投”创新试点通过政府与市场化基金联动,支持初创企业从“0到1”突破技术瓶颈,已在智能光伏机器人、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未来布局

此次签约项目将为临港新片区打造千亿级规模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根据规划,临港将围绕集成电路、民用航空、高端装备、智能新能源汽车和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五大核心产业,完善产业链条,强化招大引强,优化营商环境。

李向聪表示,临港新片区将加快建设“临港科创城”品牌,通过“拨改投”“360”创业政策、临港天使会机制等举措,推动更多企业从本地孵化成长。同时,依托低成本创新创业优势和科研机构技术转化,临港致力于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聚集地和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试验场。

除了产业生态优势,临港新片区还通过人才政策吸引全球青年才俊。2024年全年,临港新片区人才引进和落户人数超4.3万人,同比增长36.4%。通过专项住房补贴、落户便利化政策等,临港正逐步构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活力新城。例如,宁德时代子公司时代智能表示,临港的产业聚集效应和人才政策为其滑板底盘技术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助力企业吸引全球顶尖工程师团队。

随着此次六大项目的落地,临港新片区在高端制造、科技创新和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未来,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将继续以开放创新的姿态,推动国家战略使命落地,为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坚实支撑。

责编:Luffy